,欧博客户端(www.aLLbet8.vip)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孙子最广为人知的名言,可能是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。
既然广为人知,代表你我可能都知道。
现在,请你心里默念一下这句名言……
默念……
你是不是和我一样,念的是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?
有问题吗?
有问题。
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这句话很多人会记错(包括我),很多人会说成“知己知彼”。
请注意,“知彼”在前,“知己”在后。
《孙子兵法》中“知彼知己”出现过两次,全是“知彼”在前,“知己”在后。
宫玉振教授在他的《善战者说: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》中说,他经常用这句话来检验一个人有没有读过《孙子兵法》,或者至少有没有好好读《孙子兵法》。
如果一个人跟你讲“知己知彼”,那基本上可以得出判断:这个人一定没有好好读《孙子兵法》。
宫教授认为,“知彼”在前,“知己”在后的原因有两个。
一是在战争的环境中,“彼”和“己”二者,谁最难搞清楚?一定是“彼”,一定是对手的情况。在战争这样一种不确定的环境中,敌情是具有最大不确定性的因素。而自己一方的实力与意图,你当然是相对清楚的。所以,“知彼”一定难于“知己”。
二是更关键的,作战是一种博弈活动,双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,都会想办法尽量破坏对手的行动与计划。所以,你的计划能否成功,往往并不仅仅取决于你自己,相反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你想怎么做并不重要,对手认为你会怎么做才是关键。
好的作战计划,一定以对手的计划为起点。所以,“知彼”在前,“知己”在后。
宫教授的解读非常精彩。
“知彼”在前,“知己”在后,是一种战争法则,也是一种职场逻辑,或者说,是一种职场应该有的思维方式。
我早期的职场,有一次入职广州一家腐乳厂,做一车间主任。当时,负责全部车间的,是生产经理,但除了生产经理以外,还有一位技术经理也在指导着车间的事务。
我是生产经理招进来的,那时年轻,上进心强。入职后,我很快掌握了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求、工艺以及相关问题点,努力做到“知己”。
但是,两位经理给我的指令有时矛盾,我完全没有去想为什么有这些指令的意识,更丝毫没察觉这两个经理之间有什么和谐。对于“知彼”,我一无所知,基本上是零分。最终,没两个月我就成为了牺牲品,这也是必然的结果。
评论列表 (0条)